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臺青探源“甲骨文之鄉(xiāng)”感受三千年前中華文明基因

      分享到: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臺青探源“甲骨文之鄉(xiāng)”感受三千年前中華文明基因

      2025年09月20日 21:48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      大字體
      小字體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中新社河南安陽9月20日電 (王宇)“你看這個甲骨文的‘鄧’,上面像一座高臺,下面似一雙手在托舉。”臺灣青年鄧政陽20日在“甲骨文之鄉(xiāng)”河南安陽找到了自己的姓氏源流。

        當天,參加2025海峽兩岸周易文化交流活動的近20名臺灣青年走進安陽師范學院,展開一場“字啟文明·文脈永續(xù)”甲骨文文化體驗活動。

        在漢字文化體驗館,一面印著百家姓的甲骨文墻面吸引了臺灣青年的關(guān)注。鄧政陽表示,一字一世界,每一個甲骨文都在講述著三千年前祖先如何觀天察地、創(chuàng)字造文,“這些符號不僅是文字,更是文明的胎記”。

      9月20日,近20名臺灣青年在河南安陽師范學院開展“字啟文明·文脈永續(xù)”甲骨文文化體驗活動。圖為臺灣青年體驗甲骨文體操。 王宇 攝

        臺灣青年不僅感受了商代蓍草占卜文化,還跟隨工作人員跳起甲骨文體操,通過肢體動作模仿“人”“木”“月”等甲骨文字的形態(tài)。

        “這是‘雨’,好像天上下水;那是‘孕’,像一個人肚子里有孩子?!薄啊酢中稳绺X,象征權(quán)力;‘眾’字似日下三人,表示集體勞作。”……在甲骨文陳列館,臺青們圍著一片牛肩胛骨甲骨,仔細辨認其上刻蝕的古老符號。

        “每一個漢字,都不只是溝通的符號,更是祖先將生活、自然與哲思熔鑄而成的智慧結(jié)晶?!迸_灣青年鄭小燕說。

        在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,臺灣青年見證了古老文字與現(xiàn)代科技的深度融合。在“殷契文淵”大數(shù)據(jù)平臺,鄭小燕嘗試在字形庫檢索甲骨文“龍”字,系統(tǒng)瞬間顯示出4個線條纖細、形態(tài)各異的“龍”字字形。

        臺灣臺東大學教授李偉俊表示,甲骨文是刻在骨頭上的文明記憶,更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基因,通過數(shù)字技術(shù)讓這些古老文字煥發(fā)新生,不僅是對中華文明根脈的追溯,更是為推動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注入源頭活水。(完)

      【編輯:楊亞龍】
      發(fā)表評論 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(wù)協(xié)議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(wù)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。
      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  評論

      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