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媒看“雙英會”:讓朝野互信開了一扇窗——中新網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
        臺媒看“雙英會”:讓朝野互信開了一扇窗
      2010年04月01日 17:43 來源:中國新聞網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中新網4月1日電 臺灣“中央社”今天發(fā)文說,醞釀超過一年的“雙英會”終于成真?曾有政大同事之誼的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,同臺辯論兩岸經濟協(xié)議,不論結果如何,已讓朝野互信開了一扇窗。

        文章摘錄如下:

        2008年馬英九當選后,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,這個全新的局面,重燃各界對朝野合作的期待。馬英九就任后對國際媒體談話時,也宣示“執(zhí)政和在野黨應該要發(fā)展更正常的伙伴關系”,且強調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,可能會有更大的空間和機會。

        馬和蔡是政治上的對手,卻也是過去政大教書時的老同事,馬英九提起蔡英文,最常講的就是兩人互以“馬老師、蔡老師”相稱。這場“雙英會”從2008年底談到今年初,雖有老同事之誼,但隨著政治情勢的演變,“雙英會”似近還遠。2008年底大陸海協(xié)會會長陳云林來臺,主客觀環(huán)境的變化,“雙英會”更是路迢迢。

        朝野對兩岸政策,尤其是兩岸經濟協(xié)議看法南轅北轍,民進黨這一、二年更是為了兩岸政策屢次上街,甚至引起肢體沖突,國民黨則不斷透過政府部門倡導,雙方幾乎毫無交集可言。

        如今,ECFA議題卻成為促成馬英九和在野黨主席破天荒站上辯論臺的催化劑,不僅全民矚目,更將為朝野互動帶來全新的可能性。

        事實上,借著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,將兩岸政策的戰(zhàn)場拉回政策辯論的軌道上,不僅是馬英九上任以來,朝野領袖的首次互動,更能讓民眾清楚了解朝野對兩岸政策的看法。

        回顧歷史,陳水扁任內8年,也曾有“扁連會”、“扁宋會”,以及2006年、2008年兩次“扁馬會”,盡管會面時轟轟烈烈,引起極大的新聞效應,但實際上對朝野互動幫助卻有限,“扁連會”甚至更是朝野關系惡化的轉折點。

        不論馬英九、陳水扁、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(zhàn)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,由于歷經多次選戰(zhàn),彼此都有復雜的恩怨情仇,他們公開會面,外界雖期待藉此弭平裂痕,但不可諱言,這些會面中間不免摻雜了政治盤算,最后不了了之,也毫不足奇。

        馬英九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,蔡英文是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,迄今仍有“馬教授”與“蔡教授”的稱號,兩人都經過學界、政界的歷練,累積政治實力與聲望。盡管兩人有競爭關系,但并無復雜的政治恩怨情仇,“雙英會”的成局,確實讓朝野的互信開了一扇窗。

        如同馬英九所說,“如果兩岸都可以和解,臺灣內部不能和解,絕對沒有這個道理”。全民除了希望ECFA能越辯越明之外,更期待這次的辯論,將是朝野從對立走向和解的第一步。

        ----- 臺灣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