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瞭望》:在養(yǎng)老問題上,絕對不能只認錢——中新網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健康新聞
        《瞭望》:在養(yǎng)老問題上,絕對不能只認錢
      2010年03月29日 11:48 來源:《瞭望》新聞周刊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“老有所終”不是新詞。根據可查的文獻記載,早在春秋時期,孔子便在《禮記·禮運篇》提出這一概念。禮者,非今時常謂之禮儀、禮貌;古代,其實質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(guī)范,與其直接相關的是統(tǒng)治秩序。故而,“老有所終”亦可視為孔子心目中理想社會的應有之義。

        理想終究是理想。在物質匱乏、硝煙迭起的封建社會里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只能成為理想家們紙上的一行清墨。

        世易時移。今日之中國,國內生產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三,擁有全球第一的外匯儲備。而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,中國在2008年已從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。不過,孔子斷難想到的是,今日之中國,仍然存在著相當嚴重的養(yǎng)老問題。

        孰曰不然?且看,在大城市的中心,人床矛盾日益突出,為找一個養(yǎng)老院床位常常需要等待數月;同樣在城市,有些豪華養(yǎng)老院動輒每月收取數千元,個別養(yǎng)老院還收取高達百萬元的會員費……“住不上”和“住不起”并存。

        不少老人樂于過含飴弄孫的生活,但是,“421”的家庭結構,養(yǎng)老護理服務和老年醫(yī)療等“短缺”,已讓相當數量的中青年人不堪養(yǎng)老重負。

        再看農村,曾經盛行了數千年的土地養(yǎng)老模式,再也無法滿足龐大的人口需求。根據有關統(tǒng)計,全國有1/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畝,有600多個縣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半畝。

        這就是中國許多城鄉(xiāng)養(yǎng)老現狀“速描”。在本該含飴弄孫的年歲里,如果還要為求一個理想的棲身之所而奔波,人們難免由此懼老、怕老、恐老。

        這種現象就不該出現,自古以來,中國就是一個尊敬老人的國度。大到“老有所養(yǎng)”的社會大義,小至“親在未敢言老”的為子小節(jié),中國的尊老文化,已如烙印,隨著每個中國人的心跳而鮮活。

        但是,當下服務養(yǎng)老的種種善行,更多的仍是在期待之中。有人說,在這個地價奇高的年代,沒有人愿意買地建養(yǎng)老院;也有人說,養(yǎng)老院門檻設置太高,小額資金無法進入養(yǎng)老行業(yè);還有人說,有關部門對養(yǎng)老事業(yè)的扶持還很不夠……

        事實上,養(yǎng)老絕非哪一個部門可以解決的事。養(yǎng)老事業(yè)涉及醫(yī)療,涉及經濟,更涉及特殊政策乃至法規(guī)等一整套制度設計。

        不能再拖延了。在養(yǎng)老事業(yè)上,政府、社會、社區(qū)、家庭均應釋放最大的誠意和人情溫暖。

        當然,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。在任何一個問題上,我們都可能存在著“差錢”的制約。但是,我們要說的是,在養(yǎng)老的問題上,絕對不能只認錢。

        更多的人希望的是,在養(yǎng)老問題上,所有的善意盡情綻放,成為一個一個真正的善行,讓我們的老人們安享晚年。

        每個人都有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。而一個社會,一個國家,以什么的制度、設施、人文關懷對待退出歷史舞臺的長者,反映這個社會和國家對待歷史的態(tài)度!(文/張輝)
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