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政部發(fā)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暴雨救災應急——中新網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  民政部發(fā)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暴雨救災應急
      2010年06月17日 16:00 來源: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(0)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    6月17日8時20分,桂林市氣象局發(fā)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:桂林市區(qū)預計3小時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,且降雨可能持續(xù)。10時39分,桂林市區(qū)段漓江水位達到146米,超過警戒水位0.3米,預計下午16時,漓江水位將達到147.2米。圖為?吭诠鹆质薪夥艠蛳碌聂~船。 中新社發(fā) 歐惠蘭 攝

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有“cnsphoto”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使用。

       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,6月17日,民政部發(fā)出緊急通知,要求各地進一步做好當前救災應急各項工作,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。

        通知指出,近日,中國華南、江南部分地區(qū)普降中到大雨,局部地區(qū)降暴雨到特大暴雨,部分省份發(fā)生較為嚴重的暴雨洪澇、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,當地群眾生命和財產遭受較大損失。據中國氣象局預測,未來10天,中國江淮、江漢、江南北部以及貴州等地降雨過程頻繁,大部分地區(qū)降雨量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-5成,局部地區(qū)偏多1-2倍,抗災救災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。

        通知要求,各地民政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救災應急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,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,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面臨的災害風險,把抗災救災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,始終把保障群眾生命安全放在救災工作的首要地位。在前期已安排部署的基礎上,采取緊急有效措施,再安排,再部署,再落實,細化各項工作任務,進一步強化和落實救災工作責任制,下大力氣將各項救災應急預案落到實處。要充分發(fā)揮抗災救災綜合協調作用,密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會商溝通和協調聯動,合力做好救災應急各項工作,確保各項工作部署到位,確保災區(qū)群眾基本生活,確保災區(qū)社會秩序正常有序。

        通知強調,各地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災情管理,及時開展災情統計核查,嚴格執(zhí)行災情2小時內初報、重大災情直接上報、救災預案啟動期間24小時零報告和災情臺賬管理制度,確保數據上報及時、快捷。要認真核查災情數據,將因災死亡、失蹤人口,因災緊急轉移安置人數(包括需要緊急轉移、緊急安置、緊急救助的人數)以及因災倒塌、損壞房屋等情況統計上報,確保災情數據真實、客觀。要積極會同國土資源、水利、農業(yè)、氣象等部門,認真開展災情評估和會商核定,按照災情管理的有關規(guī)定,及時向社會發(fā)布最新災情。

        通知指出,各地民政部門要密切跟蹤災情的發(fā)展,視情及時啟動各級救災應急預案,及時派出工作組,第一時間趕赴災區(qū)協助開展救災工作。積極商本地財政、交通運輸等部門,及時下撥救災應急資金,及時調運各類救災物資,確保24小時之內救災人員到位、救災資金到位、救災物資到位,各項救災措施落實到位。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,及時、堅決轉移處于危險區(qū)域和危險地段的受災群眾,將人員緊急轉移的要求落實到縣、鄉(xiāng)、村、戶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。要及時啟用學校、敬老院、鄉(xiāng)村辦公場所等各級緊急避難場所,妥善安置轉移群眾,保證受災群眾有飯吃、有衣穿、有干凈的飲用水喝、有臨時住處、有病能得到及時醫(yī)治、孩子有學可上,確保受災地區(qū)人心安定,社會秩序穩(wěn)定。

        通知要求,各地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,充分利用廣播、電視、報紙、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等多種途徑,認真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,讓社會公眾及時了解最新災情,及時了解各級政府采取的各項抗災救災工作措施,及時了解災區(qū)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等信息,為各地的抗災救災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。

      參與互動(0)
      【編輯:劉羨】
        ----- 國內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