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川地震兩周年:“年畫”經濟下的鄉(xiāng)村——中新網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  汶川地震兩周年:“年畫”經濟下的鄉(xiāng)村
      2010年05月11日 09:37 來源:中國新聞網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中新網綿竹5月11日電(鄢銀嬋)四川省綿竹市遵道鎮(zhèn)棚花村,是全國“四大年畫”——綿竹年畫北派發(fā)源地之一。在災后重建中,該村選擇異地重建,素有“年畫”傳統(tǒng)的鄉(xiāng)村從此有了更多的內涵。

        “5.12”地震使棚花村遭受毀滅性破壞,沿山農家樂旅游業(yè)遭受重創(chuàng),修建鄉(xiāng)村旅游度假酒店的努力也付之東水!案惺苻r耕、感知生態(tài)、感悟文化、感懷震情”為理念的異地重建模式,為昔日滿目瘡痍的鄉(xiāng)村帶來了新的希望。

        “棚花村是綿竹年畫北派的發(fā)源地,素有年畫傳統(tǒng),這個特點一定不能丟!迸锘ù宕逯Р繒浿烀窨∞D述了江蘇常州援建方的話,為了傳承棚花村年畫、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,建筑面積達2619平方米的旅客集散中心及年畫傳習所成為該村一處重要景觀。

        據(jù)悉,傳習所集影視、休閑、游客集散、年畫刺繡培訓、實作及展示、售賣于一體,既培養(yǎng)傳人、展示技藝,又能使藝術家和民間藝人相互溝通,成為震后拉動棚花村鄉(xiāng)村旅游的一大平臺。

        “5.12地震后,很多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鄉(xiāng)親,為了找到一種寄托,來傳習所學習年畫、刺繡,當初學到的技能已成為他們賺錢的方式。”年畫傳習所的工作人員鄧菲告訴記者,村民利用農閑時刺繡,每月能增收近500元。

        目前,棚花村依托傳習所和舉辦梨花節(jié)等商機,30多家農家樂相繼開辦,自近年3月份營業(yè)后,平均每家收入在3萬元左右。同時,當?shù)貏展べM用也比震前有了很大提高。“地震前,小工價格在20元/天,現(xiàn)在翻了一番,達到40元/天,這些項目都使村民收入增加不少。”朱民俊說,去年,全村人均收入為6032元,比震前多了近2000元。

        ----- 國內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