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市長:7日特大暴雨損失嚴重存在主觀原因——中新網(wǎng)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  廣州市長:7日特大暴雨損失嚴重存在主觀原因
      2010年05月09日 09:32 來源:南方日報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廣州部署災后恢復重建,要求總結經驗教訓全力整改提高防災救災水平

        災后理賠應迅速到位防洪排澇標準要提高

        廣東省副省長、廣州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萬慶良昨天上午在市三防總指揮部現(xiàn)場主持召開全市三防工作緊急會議,分析研究“5·7”特大暴雨災后恢復重建有關問題,部署下一步工作。萬慶良強調,要加快推進“5·7”特大暴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,盡快恢復受災群眾的正常生產、生活秩序,同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,舉一反三,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全力整改,并立足于防大汛、抗大災、搶大險,加強提高防洪排澇標準、提高應急聯(lián)動水平和提高應急搶險能力研究,提高全市防災救災水平。廣州市領導蘇澤群、陳國、簡文豪,各區(qū)(縣級市)以及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。

        損失嚴重既存在客觀原因也存在主觀原因

        會上,廣州市三防辦、應急辦等相關部門分別匯報了工作情況。在7日的特大暴雨中,全市共有6人因強降雨死亡,87個鎮(zhèn)(街)受淹,38間房屋倒塌,發(fā)生內澇點118個,轉移群眾1860人。特大暴雨造成部分路基塌方及圍墻倒塌,多個地下車庫嚴重被淹,市中心區(qū)域多處嚴重內澇,廣州機場出現(xiàn)大面積延誤。

        萬慶良表示,災情出現(xiàn)后,廣州市各級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,張廣寧書記批示除啟動應急方案處理好后事外,召開有關單位會議研究解決,防止此類事故的再發(fā)生,各區(qū)(縣級市)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赴一線指揮搶險,各級各部門應對迅速,保險單位迅速展開理賠?傮w上經受住了雨量之多、雨強之大、范圍之廣均為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考驗,未出現(xiàn)江河堤圍解體、垮壩現(xiàn)象,水利設施安全正常運行,改造后的水浸黑點充分發(fā)揮了減災作用,在建的工程項目未發(fā)生垮塌等嚴重事故。但是,災情嚴重,損失也嚴重,既存在此次暴雨歷史罕見、地下空間監(jiān)控不到位、排澇不及時、部分非規(guī)范建筑物基礎不牢等客觀原因,也存在防范意識不強、責任意識不強、聯(lián)動意識不強等主觀原因。

        該賠的必須賠,可賠可不賠的也要賠

        對于“5·7”特大暴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,萬慶良強調,災后保險理賠工作要迅速到位。他特別指出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廣東省委汪洋書記同志8日上午明確指示,這次暴雨災害對我們是個考驗。希望保險公司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(tài)度,按照“該賠的必須賠,可賠可不賠的也要賠”的原則進行災后理賠。各級各部門也要支持保險公司工作,共同提高群眾的抗風險能力。

        特大暴雨提出了三大研究課題

        萬慶良說,特定的地理和氣候環(huán)境使廣州一直備受水患、臺風災害困擾,抗洪防災是一項長期工作。根據(jù)相關部門預測分析,今年珠江發(fā)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在增加,廣州發(fā)生局部性暴雨、龍卷風、冰雹等災害的概率較高。防汛工作必須立足于防大汛、抗大災、搶大險。各級、各單位都要按照“零傷亡,少損失”的要求,對險段防守、人員轉移、物資調運、醫(yī)療救護及災后救濟等制訂簡潔、明確的操作規(guī)程。

        萬慶良說,“5·7”特大暴雨考驗了全市三防工作,也提出了三大研究課題:一是研究提高防洪排澇標準,要進一步增強超前意識,在原有的防洪抗災基礎上,提高堤圍、城市街道、地下空間等防洪排澇標準;二是研究提高應急聯(lián)動水平;三是研究提高應急搶險能力。(曾妮 余洋)

        ----- 國內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(shù)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