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
      專家從"艷照門事件"談"網絡黑社會"的犯罪取證(2)

      2008年03月04日 09:12 來源:檢察日報 發(fā)表評論

        -“艷照門事件”折射的法律問題

        從法律上說,這起事件折射出互聯(lián)網言論自由與個人隱私權保護的兩難境地。互聯(lián)網固然要保護網民自由發(fā)表言論的權利,但是在網絡對社會影響力明顯增強,網絡對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大,對名人的安全、前途、生活、事業(yè)的影響越來越深,網絡改變命運的當今時代,如果有人濫用這種自由權利侵犯他人的隱私權,則如同“潘多拉”的魔盒被打開,互聯(lián)網就成為被“奇拿”們利用的幾乎能置人于死地的恐怖死神。

        毋庸置疑,言論自由權和個人隱私權都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,但當這兩種權利的保護存在沖突的時候,一定是個人隱私權保護優(yōu)先。將他人的隱私公之于眾,絕對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。對照“艷照門事件”,我們這里要探討的是:我國法律對于相關行為的處罰是如何規(guī)定的呢?2004年9月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了《關于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(全稱為《關于辦理利用互聯(lián)網、移動通訊終端、聲訊臺制作、復制、出版、販賣、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),其中涉及制作、復制、出版、販賣、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,傳播淫穢物品罪的定罪處罰標準。根據該解釋第一條規(guī)定,以牟利為目的,利用互聯(lián)網、移動通訊終端制作、復制、出版、販賣、傳播淫穢音頻文件一百個以上的,實際被點擊數(shù)達到一萬次以上,注冊會員達二百人以上,利用淫穢電子信息收取廣告費、會員注冊費或者其他費用,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,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第一款的規(guī)定,以制作、復制、出版、販賣、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定罪處罰。

        根據該解釋第三條規(guī)定,不以牟利為目的,利用互聯(lián)網或者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,數(shù)量達到第一條規(guī)定標準二倍以上,或數(shù)量分別達到第一條規(guī)定兩項以上標準的,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(guī)定,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處罰。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也有相關規(guī)定。

        -香港警方對“艷照門事件”開展的調查

        由于神秘人“奇拿”仍未現(xiàn)身,目前香港警方對這一事件仍在調查當中,由香港商業(yè)罪案調查科(通常調查500萬元以上經濟類案件)科技罪案組開展調查。“艷照門”事件堪稱網絡世界的“雪災”,事件發(fā)生以來,香港警方高調執(zhí)法,在提醒民眾發(fā)布和傳播不雅照片違法的同時,還對大量下載并發(fā)布不雅照片的網友進行及時執(zhí)法,明言對發(fā)布者“見一個捉一個”。截至2月10日,香港警方已拘捕在網上討論區(qū)發(fā)布不雅照片者9人,并直搗懷疑泄漏裸照的“第一現(xiàn)場”,在中環(huán)eLite multimedia計算機店搜走4臺懷疑涉案計算機。陳冠希從菲律賓返抵香港后,隨即被警方帶返寓所協(xié)助調查,警方在陳的寓所帶走一批電腦及電腦物品等證物。

        “艷照門事件”對于警方來說還有一個令人撓頭的問題,那就是如何界定利用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違法性。在事件發(fā)展中,香港警方和內地警方都發(fā)生了頗為有趣的現(xiàn)象,即如何認定“發(fā)布”和“傳播”不雅照片的行為以及“藏有”和“查閱”是否違法的問題。港警務處處長鄧竟成早前聲稱“持有不雅照或會違法”,隨后警方改口稱“私有藏有并不犯法”、“朋友可以傳送不雅照,網民不可以”。而在內地,吉林省公安廳網警總隊民警則提醒網民,那些艷照連看都不要看,“只要認定是淫穢色情圖片,盡量不要動,瀏覽、復制、粘貼、下載、傳播等行為都是違法的!(據2月2日《新文化報》)

        讓人始料不及的是,在香港,由于警方指市民即使藏有淫褻照片也可能犯法,警方連串行動惹來諸多批評,30多名網民到灣仔警察總部示威,抗議警方在處理淫褻照片案件時濫權,令“藏有”和“發(fā)布”淫褻照片的定義出現(xiàn)含糊,網民擔心在不知情下因收藏淫褻照片而被捕。

        由于“艷照門事件”尚有不少未解疑團,除了是否尚有未曝過光的淫照及其他藝人,警方另一調查重點是,事件中是否涉及勒索等未向外披露的其他刑事案件。

        -對“艷照門事件”應如何取證

        從網絡犯罪的歸類上來說,一類是針對網絡的犯罪,如破壞、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(tǒng)罪。另一類是利用網絡實施的犯罪,如利用網絡實施的盜竊、詐騙、非法經營罪等。顯然,“艷照門事件”屬于利用網絡實施的犯罪。一般來說,網絡犯罪時空跨度大,涉及范圍廣,調查取證的難度大、成本高。由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量大、傳遞迅速,交叉覆蓋且無國界,而世界各國和各地區(qū)通行的管轄原則是屬地管轄,警察執(zhí)法疆界明確,但網絡犯罪具有的時空性特征,使網絡犯罪的偵查管轄權不好確定,容易產生爭議。這是警察在“艷照門”事件中遭遇的最大執(zhí)法難題。

        據警方透露,目前至少1300多張不雅照片早已散落至美國、德國及澳洲等地服務器,令調查存在相當困難。香港警方拘捕的9名不雅照片發(fā)布者都是香港網友,事實上他們都不是源頭發(fā)布人,而屬于傳播者。而最初發(fā)布不雅照片和視頻者很可能在日本,用以發(fā)布的網絡服務器則可能在美國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香港警察的許多執(zhí)法行動只是“封堵”,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。

        此外,“艷照門”事件偵查的難度還在于,偵查由事找人,猶如大海撈針,勘查活動不便開展,技術含量要求高,偵查進程相對緩慢,網絡犯罪偵查最終還需要從虛擬空間“落地”。

        對于“艷照門事件”,調查要經過以下步驟:

        一是查清網絡照片的來源。

        關于“艷照”的來源,警方最初的認定是陳冠希在送修電腦時被盜取,這一說法一開始也得到了網民的認可,但很快有人爆料,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或許是慣用明星裸照炒作的英皇公司,還有人認為這一事件是香港兩大娛樂業(yè)大亨楊受成和向華強之間的斗法。又有人傳陳冠希是受利益相關方的指示,利用其身份和圈內關系,拉攏涉足女明星,等等說法,不一而足。這些都有待于香港警方作出調查。

        二是查清“虛擬嫌疑人”。通過上傳人IP地址(包括靜態(tài)IP、動態(tài)IP)、上網賬號、口令及其相關登記備案資料、通過關聯(lián)點分析網上活動軌跡及對信息內容的分析,研判行為人的網絡行為、個性特征,鎖定虛擬嫌疑人。

        三是確認“現(xiàn)實嫌疑人”。這一般屬于通常所說的落地調查,即通過詢問、訊問嫌疑人,通過現(xiàn)場搜查、勘驗、檢查及電子數(shù)據鑒定確定“現(xiàn)實嫌疑人”,其中硬盤電子數(shù)據的固定與提取尤為重要。

        在司法實務中,對于電子證據的法律地位,即電子證據能否作為一種法定證據形式還存在爭議,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轉化成書證,或將其作為視聽資料對待。當然,將電子證據作為新一種類型的證據的觀點更獲認同。

        由于涉及公民的自由言論等權利,網絡取證要注意維護用戶權利與加強網絡管理之間的矛盾,進行網絡取證時要特別注意遵守審批等法律程序,要注意跨國、跨境的偵查協(xié)作,要發(fā)揮網絡運營商和服務商在取證中的配合作用?偠灾W絡取證是技術、管理和法律的系統(tǒng)工程,需要國內甚至是境外的協(xié)作。(作者:晏向華)

      [上一頁]  [1]  [2]

      編輯:朱鵬英】
      請 您 評 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評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進入社區(qū)
      登錄/注冊    匿名評論

              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,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。
      圖片報道 更多>>
     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
     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
      盤點世界現(xiàn)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
      盤點世界現(xiàn)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
      13米高巨型花籃“綻放”天安門廣場
      13米高巨型花籃“綻放”天安門廣場
     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
     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
      日本發(fā)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
      日本發(fā)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
     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
     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
     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
     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
      青海北部出現(xiàn)降雪
      青海北部出現(xiàn)降雪
      每日關注>>更多
      【關于我們】-【 新聞中心 】- 【供稿服務】-【圖片庫服務】-【資源合作】-【招聘信息】-【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
      有獎新聞線索:(010)68315046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
      法律顧問: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[京ICP備05004340號]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*768分辨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