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美畫家李自健攜“汶川娃”在北京開啟環(huán)球巡展——中新網

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
        旅美畫家李自健攜“汶川娃”在北京開啟環(huán)球巡展
      2010年04月08日 21:28 來源:中國新聞網 發(fā)表評論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    4月8日,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、中國藝術研究院與美國李自健藝術基金聯合主辦的“人性與愛”李自健油畫新世紀巡展新聞發(fā)布會在北京舉行,該畫展將于4月17日—26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。圖為在“汶川娃”油畫宣傳品前,作者李自健和畫中人物、來自汶川的少女在一起。 中新社發(fā) 廖攀 攝


       

          4月8日,來自汶川的羌族少女在李自健所作名為《韌》的油畫宣傳品前。當日,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、中國藝術研究院與美國李自健藝術基金聯合主辦的“人性與愛”李自健油畫新世紀巡展新聞發(fā)布會在北京舉行,該畫展將于4月17日—26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。 中新社發(fā) 廖攀 攝

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有“cnsphoto”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使用。

        中新社北京4月8日電(記者 張冬冬)“人性與愛·李自健新世紀巡展”將于17日至26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,這是旅美畫家李自健新一輪環(huán)球巡展首站。在160余幅展品中,最值得觀眾期待的是畫家為紀念汶川地震創(chuàng)作的“汶川娃”系列油畫新作。

        此次“人性與愛·李自健新世紀巡展”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、中國藝術研究院與美國李自健藝術基金聯合主辦。北京為首站,5月1日將赴畫家故鄉(xiāng)長沙的湖南省博物館,7月前往南京江蘇省博物館,隨后赴國內其他城市展出。在國內巡展兩年后開赴海外,繼續(xù)畫家的第四次環(huán)球巡展之旅。整個行程預計為5年。

        8日在北京舉辦的新聞發(fā)布會現場,由28幅表現汶川大地震前、地震中和震災之后“汶川娃”頭像組成的巨幅“川”字展板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。據了解,這是李自健40余幅“汶川娃”系列油畫展品中的一部分,是畫家在汶川大地震后,經過六百多個日夜傾力創(chuàng)作而成。

        與此組“汶川娃”系列油畫同樣引人注目的,還有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、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災區(qū)為內容創(chuàng)作的巨幅油畫《汶川娃——希望》、《汶川娃——爺爺的愛》。

        “作為一名海外華人藝術家,我深深為中國領導人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展現的人性光輝所感動!崩钭越≌f,他們領導了一場史無前例、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,譜寫了一曲人類歷史上最壯麗的“人性與愛”的生命交響,他們堪稱當今世界“人性與愛”的典范。

        李自健1954年出生于湖南邵陽,1977年入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,1988年赴美定居洛杉磯。1991年春,李自健得到臺灣星云大師的賞識與鼎力支持,開始“人性與愛”主題創(chuàng)作。《南京大屠殺》、《汶川娃》是其謳歌人性、贊揚大愛、弘揚良知畫作的代表。

        上世紀90年代中期,李自健與妻子丹慧一道,以“人性與愛”為畫展主題,自費籌備舉辦環(huán)球巡回畫展。15年來,先后在世界6大洲30余國家和地區(qū)舉辦了48次巡回個展,觀眾達180余萬人次。

        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,李自健首次回中國內地,在北京、上海、長沙、廣州、武漢、成都、深圳等城市舉辦“人性與愛”大型油畫巡回個展。其代表作《南京大屠殺》被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久收藏。

        李自健表示,“人性與愛”將是自己傾情一生表現的藝術主題,自己將竭盡所能,以“人性與愛”這件大作品,通過環(huán)球巡展傳遞真善美這一普世價值。“人性存在于每個人的內心,如果每一個人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,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美好!

        李自健在用畫筆表現“人性與愛”的同時,還堅持捐建希望小學、修建鄉(xiāng)村公路、資助失學兒童、專設獎學金支持貧困大學生,他稱,這同樣是“人性與愛”的內涵。(完)

        ----- 文化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商訊 >>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