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www,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,91aaa在线国内观看,亚洲日本电影久久

  1. <style id="sskie"><u id="sskie"></u></style>
      <sup id="sskie"></sup>
    • 本頁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

      學者新作回顧中國記者報道南京大屠殺曲折經歷

      2010年12月12日 14:21 來源: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(0)  【字體:↑大 ↓小

        中新社南京12月12日電(朱曉穎)“中國第一家報道南京大屠殺的新聞傳媒,是當時國民政府的中央社,刊發(fā)消息時間是1937年12月22日。由于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,中國新聞傳媒報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,比西方國家傳媒晚了整整七天!蹦暇⿴煼洞髮W社會發(fā)展學院教授經盛鴻告訴記者。

        今天上午,經盛鴻的《戰(zhàn)時中國新聞傳媒與南京大屠殺》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發(fā)。

        “當時,中國新聞傳媒對南京大屠殺的報道,不僅因為自身的變動與遷移,而且因為日軍當局有預謀、有計劃地對被占領的南京實施嚴密新聞封鎖,從而遭遇到更加嚴重的困難”,經盛鴻說。

        他指著自己歷時數年編纂出版的書說:“從1937年9月至12月初,日本當局通過外交途徑,多次通告各國駐中國使節(jié),要求他們從南京撤走一切外交人員與外僑,包括西方記者。原駐南京的記者多先后撤離前往武漢、上海、香港等地。1937年12月13日,日軍攻占南京后,首先切斷了南京與外界的所有電訊聯(lián)系,下令禁止一切中外人員進出南京,這種封鎖持續(xù)了一個多月!

        經盛鴻表示:“對西方記者和中國記者,日軍當局在整個1938年,幾乎始終嚴格禁止他們進入南京采訪。同時,日軍當局對南京當地的新聞傳媒進行了徹底掃蕩,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,南京城內沒有一家報社能夠正常出版,沒有一個中國新聞工作者能夠正常工作,南京城外也沒有一家中國新聞傳媒能夠獲得關于南京的任何消息!

        “盡管如此,中國新聞記者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,先后對南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、侵華日軍南京暴行,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報道,刊發(fā)了義正詞嚴的評論。中央社記者在1937年12月22日刊登的文章,很可能是托名中央社香港分社,實際上是由潛入地下工作的中央社上海分社秘密發(fā)送的”。

        “中國新聞傳媒以強勁勢頭后來居上,報道數量迅速超過西方傳媒,而且感情強烈,大量報道了許多從南京九死一生逃出的中國難民親身經歷,同時發(fā)表了多篇義正詞嚴的社評,這是中國傳媒報道不同于西方傳媒的地方”,經盛鴻說。

        專家認為,針對于傳媒的研究,填補了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空白,將有力回擊企圖掩蓋真相的日本右翼,對今后學術研究有著重要意義。

      參與互動(0)
      【編輯:劉通】
        ----- 文化新聞精選 -----
       
      直隸巴人的原貼:
     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,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,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。
      ${視頻圖片2010}
  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  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-1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
      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